获悉,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《山西省2021—2025年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煤层气资源勘查开发规划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《通知》表示:
高质量发展砂石产业,保障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,在环太原、忻州地区积极布局砂石资源,助力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。
划定砂石采矿权集中开采区,指导采矿权投放,引导集中开采、规模开采、绿色开采,积极推进大型、特大型砂石料的集中成片开发利用。
推进砂石集约化、规模化、基地化生产,加大机制砂的研发应用,鼓励利用尾矿尾渣、石粉、泥粉、建筑垃圾等研发新型建筑材料。
涉及与砂石行业相关内容如下:
全省目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主要为煤炭、煤层气、铁矿、铝土矿、铜矿、金矿、石灰岩等。截至2020年底,全省共登记矿业权3250宗,矿产资源产业结构整体趋于合理,省内供需状态基本维持平衡,主要矿种的开发利用已达全国先进水平,为矿产资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。
2020年全省原煤产量为10.63亿吨,地面抽采煤层气和煤矿瓦斯抽采总量约145.49亿立方米,铁矿石原矿产量为4986.7万吨,生铁产量为6089.1万吨,氧化铝产量为1812.4万吨,原铝产量为76.2万吨,水泥产量为5364.6万吨。
合理调控矿产开发利用总量——非金属矿产:到2025年,水泥用灰岩开采总量达到6000万吨/年;以满足省内需求为主,冶镁白云岩开采总量达到1000万吨/年。
坚持矿山设计开采规模匹配矿区储量规模的原则,明确重点矿种、重点矿区新建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标准,提高大中型矿山占比。
积极推动新建矿山按照绿色矿山标准要求进行建设,严禁大矿小开、一矿多开,原则上建筑石料用灰岩等第三类矿产不得新建小型规模矿山。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,推进规模化集约式开采,对全省25种主要开采矿种实行最低开采规模准入制度。
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相关市、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地区矿产资源管理需求,划定砂石采矿权集中开采区,特别是编制市级矿产资源规划时要明确区内矿业权投放总量、开采总量、最低开采规模、矿区生态保护修复措施等准入要求,统筹开发布局,制定分时序出让计划,指导采矿权投放,引导集中开采、规模开采、绿色开采,积极推进大型、特大型砂石料的集中成片开发利用。推进砂石集约化、规模化、基地化生产,加大机制砂的研发应用,鼓励利用尾矿尾渣、石粉、泥粉、建筑垃圾等研发新型建筑材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