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媒体指出,身处沟通大湾区和大西南的咽喉要塞,广东云浮一直是广东存在感最弱的城市。近年来,随着矿业权市场的火热,在砂石骨料行业,云浮一跃成为广东省最受关注的城市。
2022年至今,云浮市已成功出让4宗超大型砂石矿,资源储量共113451.21万方(约11.34亿方),合计年产能5200万方。
据悉,广东云浮是一座因矿而兴的年轻城市,1994年,云浮市由从肇庆划分出来的云浮、罗定、郁南、新兴合并而成,也是广东最年轻地级市,由于矿产资源丰富,这里也被称为“硫都”、“石乡”,58种矿产分布在7785平方千米的土地,成为云浮发展工业的资源家底。
石材,是云浮的典型名片
云浮本地出产的石料曾有不少高光时刻:1959年,云浮的大理石料曾被用在人民大会堂的建筑中;改革开放后,云浮第一家个体石料厂成立,赚了行业第一桶金;再到1993年,云浮市(县级)石材企业发展到近4000家。
1994年云浮建市后,扩建改造324国道,在道路两旁建起了工业园,大量石材企业入驻。“以前,324国道附近的工业用地价格全国领先,做石材生意都去那里,富起来不少人。”云浮的出租车司机对此有所耳闻。经过多年发展,从云城腰古到罗定方向的324国道已成为云浮石材的产业风景线,被称为“百里石材长廊”。
只是,如今售卖的石材不再是本地云石,更多是莎安娜、奥特曼等外来品种。随着云石资源的枯竭,云浮石材企业开始在世界各地采购原料,来自伊朗、意大利、巴西等地的石材荒料通过铁路、货轮运到云浮,加工后再销往世界各地,形成“买全球、卖全球”的情形。
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提出,对一些需要转型的资源地区而言,随着资源枯竭衰落,要未雨绸缪地转型,提早规划接续产业,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将资源型产业往产业链下游延伸。
从开采转到加工,目前云浮已有6175家石材市场主体,石材加工产业链逐渐发展起来,截至去年年底,石材产业链在谈项目20个,计划投资金额438.8亿元。
近年来,云浮锚定“园区化、数字化、品牌化、集群化、绿色化”发展方向,打造千亿级绿色建材产业集群,涉及高端板材(天然石、人造石、工艺品)、智能机械、绿色建材、辅料等上下游产业。
今年5月,《云浮市扶持石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法(试行)》发布,要高标准规划建设云浮国际石材产业园、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园,支持石材企业入园发展、集聚发展,着力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行业话语权和品牌影响力的石材链主企业。
城市要对资源进行具体分类,有些不一定要转型,一些重要资源还是要合理开发利用。陈耀认为,技术、资本实力不足情况下的粗放式开发会造成资源浪费、环境破坏,而引进资本较强、技术支撑的大企业,有利于资源开发的升级。
打造大湾区“建筑骨料粮仓”
发展经济是云浮最紧迫的任务,但云浮不想走“先污染,后治理”的老路,而是朝着循环经济、“无废城市”的方向探索。
云浮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思路已经转变,探索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链。去年,中电建以61亿元竞得云安区都杨镇观音山矿区采矿权,未来将在此打造大湾区“建筑骨料粮仓”。
在云安区观音山,矿产资源绿色开发项目正在进行中,这里的矿山将采用绿色开采方法,发展绿色循环经济,建设先进建筑材料制造生产基地。这仅是云浮做优千亿绿色建材产业集群的一个案例,统筹矿山、骨料、机制砂、混凝土和预制件等关联产业联动发展。
云浮市云安区工信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游伟新介绍:“云安区还将建设绿色建材产业园,包括砂石骨料加工基地、物流运输廊道和相关产业园,我们的发展思路很清晰,围绕循环经济、‘无废城市’,整合资源产业,有用的资源就集中开发,其他的资源就整治、复绿。”
在云安区都杨镇,原本粗放式开采的11个小型旧矿场已经关停了8个,后续3个矿场到期后也会关停,进行“矿山复绿”。
循环经济、“无废城市”的核心在于从材料、制作到产品回收进行资源的可持续管理,产生的固体废弃物、废水等能够被有效处理,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绿色。
在云安区的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,“废气发电、废渣增值、废水循环”循环经济模式正在推行。云安区拥有全国产量第一的硫铁矿,目前拥有4家硫酸厂,但矿渣处理是一个难题,除了企业内部“小循环”,云安区也在联系苏州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,对全市的废弃物处理进行系统规划。
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绍晴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云浮要跳过中间的工业污染,避免传统资源破坏的老路,发展更加高质量、绿色的新型资源经济,“事先做好规划很重要,要把绿色可持续运营的招牌打出来。”
云浮鲜明地提出,打造粤北生态发展新高地,构建以“生态农业、绿色工业、生态旅游”为主体的产业体系。
目前,云浮形成绿色建材、金属智造、化工、生物医药产业、计算机和电子设备制造、轻工纺织、食品工业、汽车制造业等八大特色产业。